换一种教育方式,换出精彩的教学效果
作者: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20-8-10 17:09:43 浏览:次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的牛仔想把一只小牛赶进牛棚里喂食,可是这只小牛不愿意进去。年轻牛仔用力地抓住牛角,想把牛拉进牛棚,可是拉不动。牛仔的爸爸见到了,也出来帮忙,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可是这小牛发了牛劲,抵死不从,无论两人怎么费劲,小牛都不肯进去。这时他们家的保姆出来,轻轻地吹了一声口哨,然后把大拇指塞进了小牛的嘴巴里,小牛含着保姆的大拇指,乖乖地跟着她进了牛棚。”
1、激励评价的变化
现代教育倡导的教育评价目的不是将学生分为几个等级,而是以评价为手段,调动学生继续努力学习进步的积极性。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变化,并使学生始终保持向上向善的热情与动力,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希望、愿景,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就必然成为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为此,我在班级量化管理中变传统的“加法”激励强化为“加减并重”的双重强化机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激励效果。
传统的“加法”激励强化方式只有在学生有好的表现时才能获得奖励,而“加减并重”的双重强化机制每位学生每学期都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基础量化积分,然后视学生表现情况进行加分或减分。积分的保持可通过请求赦免,向学生借分、每天坚持完成一件事(如跑步、抄写生字单词课文公式定理优秀作文片断)等方式进行。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努力的方向与行为目标,使他的情绪状态始终保持在亢奋的积极体验中。
2、班务管理的变化
1.变教师安排学生从事某项工作为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自主领取工作任务。
学习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后,我也在班内试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治班方法,然而工作效果却不像想象的那样理想。于是我尝试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通过竞标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领取任务,并当着全班学生与老师的面提出自己的工作设想与达成目标,这样他们就没有理由不对自己的承诺负责。换一种方式,变强行分配任务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领取任务,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工作效果大大不同。
2.在小组划分上,变教师安排划分小组为学生自由结组。在自由结组时也可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期,即先不参加任何小组,在观察期内学生可自由随机参加小组活动,观察期满后再由学生做出决定参加固定小组活动。
3.在优、差生的互帮共进活动中,同样由差生自主确定“帮助人”,并与之签订帮扶协意,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3、教育行为的变化
1.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中完成学习任务。
元旦前夕,正是期末复习迎考最紧张的时候,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着实让学生们欢喜不已,心思早已随着飘扬的雪花飞出了教室。看着学生们个个心不在焉的样子,我却不忍中止正在进行的语文复习课。如何既不耽误复习任务而又能满足孩子们投身自然的渴望。我从教材《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受到启发,设计了一个“雪地造字”的游戏,让学生们到雪地中去,每人搭出五个十画的字,组词、造句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学生们欢呼雀跃地拥出了教室,在雪花、汗花与泥水相融的冰雪界里尽情嬉戏,一句句充满想象力的例句更是出乎我的意料。换一种方式,我满足了学生的游戏愿望也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更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也是令教师非常苦恼的一件事。我在作业留置中变“教师做主”为师生协商,变“”统一设置“”为学生按需自取,很好地改变了这一被动状况。即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作业套餐”,分为必做题目与选做题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水平自由选择。在必做题(一般为基础性作业)的作业量上,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自主确定需要重复进行的数量。如此改变作业形式与内容,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中完成学习任务,作业完成效率与质量也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2.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在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向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发展。
在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我始终坚信鞭策信赖可以创造美好价值,并坚信:调皮的人有,不实现自身价值的人没有。为此,在分配学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时,我总会对学生说些诸如:你帮帮老师吧;这件事非你莫属等等鞭策信赖的话语。学生在我极端信任、赏识与激励下不但能完成任务,而且完成的更好。这样的学生肯定还会受到我大张旗鼓的表扬,在此后的学习劳动中不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向着我所希望的方向进步与成长。信任鼓励的用人方式,使我与学生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也建立了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师生关系。
3.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接受教师的意见。
老师们都清楚,在教育管理学生时让学生主动接受要比强迫命令效果好得多。在工作中尝试将命令式的陈述语气变为商量式的发问方式,既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更为自己争取了最大的主动权,这种“隐意图”的形式往往能够不声不响地获得主动与成功。
4.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养成良好习惯。
5.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在足够安全的心理环境中度过学习生活的每一天。
教育工作离不开批评,而如何改变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给学生足够的温馨感与心理安全感,也是现代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要求他。”于是,每当批评学生的时候,我首先思考的便是如何改变批评的方式与口吻,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学生接受我的批评教育,感受我的慈爱与宽容。
对学生有爱心莫过于尊重学生。尝试改变一种方式,采取一种更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来实施教育,做一个智慧的教育工作者,是我收获最大的教育技巧,也成了指导我教育实践的思想方法。它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生成了我的教育智慧,更促进了教育中的师生和谐,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来源 | 为师是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