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资讯News

专注中国英语项目:www.rd-edu.com 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首 页新闻资讯

面向未来,中小学课程改革走向何处?

作者: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20-9-7 16:11:34   浏览:

面向未来,中小学课程的图景如何描绘?中小学课程改革应何去何从?这是一个牵动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话题。


未来学校课程发端于变革社会的来袭


未来课程是当下课程不断扬弃、持续进化的产物,“面向未来的课程立足于对过去与现在的详细分析”,故此,对当下课程弊端及其面临变革形势的分析是预构未来课程的出发点。


当代社会是高速变革的社会,课程作为社会变革的响应者与助推者,必须与之相向而行。可以推知,在当下课程与变革社会的断裂处孕育着未来课程的雏形与模样。未来社会是数字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民主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它向中小学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期待。


(一)社会活动智能化


智能化是未来社会活动的鲜明特征,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剧变。“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的推进、硬科技竞争激烈、进入“5G”通信时代,根本改变了社会生产的常模与轨迹;自动驾驶、智慧家庭、数字化社区、机器人服务、物联网革命,刷新了传统的社会生活模式。


在这种形势下,要求课程改革必须对之予以回应,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的内涵在激变,课程内容的传统边界受到了挑战,课程目标的定位面临重构。艾斯纳指出,所谓“课程”,就是“对社会重视什么,进而对教育体系抱有什么期望的一种表达”。


如若中小学课程没有做出系统性应变,它随时可能遭遇社会的抵制与学习者的厌弃。


(二)人生重心后移化


人的成长是持续一生的事件,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是人在变革时代保持与社会同步的唯一选择,人生成长重心后移是必然的结果。在以前,人的成长重心在学校学习阶段,学校为当下时代培养人;进入21世纪之后,人的成长重心在“后学校学习”阶段,教育为未来时代培养人。


在未来时代,学校后的成长决定人的终身成功,学校课程再也无法包揽人的一生发展,只能借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来提升其对学生后半生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与之相应,未来中小学课程建设必须走“内敛根本”“浓缩基础”的道路,必须将人的潜质教育与自我发展力教育置于课程中心地位,知识本位课程边缘化进程将提速。


(三)学校空间空心化


学校是学生学习发生的空间,课程是学校活动的内核,随着未来学校存在形态的改变,学校课程的存在形式必将被崭新形式取而代之。


当前,翻转课堂、慕课课程、混合课程、在线课程次第涌现,许多传统媒体课程被移出校园,学校课程活动开始由地面转到天上,由此,数字化校园成为未来学校的新形态,学校实体空间将走向空心化、虚拟化。


可以想象,未来学校将是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相叠加的空间,中小学课程将摆脱教材文本、现场互动、学校围墙的束缚,正式进入实虚交融的混生时代。


(四)价值冲突外露化


价值观和谐是国际社会和平共处的前提,尊重、对话、合作、公正、包容理应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普适伦理。然而,一系列当代国际事件,如英国“脱欧”、美伊冲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事实都表明:一种以离心、冲突、自利为主调的全球价值观悄然占了上风,价值冲突日渐外露、持续升级,阻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人类脆弱性的一面日趋暴露。


显然,这种“脆弱性”只有借助各国主流价值观间的对话与协调才能克服,而中小学课程便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执行者。面向未来,作为最具变革力、导航力的中小学课程,如若它不能通过改进有效应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的价值冲突,其存在意义必将受到世人的怀疑。


未来中小学课程变革图景展望


变革的时代孕育了未来的学校课程,立足课程改革前沿来想象未来课程的样态具有其科学性。


“前沿是一种探索,是一种突破,是一种创造”,当代课程改革的前沿,如面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项目学习、混合学习、生本教学、跨界教学等的改革正向我们呈现出一幅令人憧憬、倍感振奋的未来学校课程图景,我们已经收到了来自未来课程的信号!


课程是由五大要素——目标、内容、形式、运转与效能构成的综合体,未来中小学课程实践的每一点变动与细节都是对当代学校课程局限的一次自识与突破。


(一)学生本位的课程目标定位


为谁而生是课程的原点与目标问题,该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学生,未来学校课程的目标一定是“从学生成长出发、为了学生人生成功”的学生中心课程,课程目标表述的中心词一定是学生及其发展水平。随之,学科知识、授课教师将走下课程的神坛,成为学生课程工作的真正服务者。


在过去,课程宇宙中“知识为王”,而未来则是“学生为王”,学生与知识、教师间的主副地位将日趋明显。


如果说中小学课程可以划分为五个层级——国际层面的超课程、国家层面的宏观课程、学校层面的中观课程、教师层面的微观课程、个体层面的纳米课程(nano curriculum)。那么,最后一类课程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学校课程的主体,为每个学生设计一套量身定制的纳米课程服务会在未来学校中开始流行。


在这一个定制课程系统中,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个性优势,都有可能借助丰富课程资源来自创课程、自建课程,学校课程与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间的契合度很可能走向100%,课程对学生自由发展、差异发展的限制将走向归零。


(二)素养优先的课程内容体系


当代课程的主体内容是学科知识、学科活动,属于学科的主场;而未来中小学课程内容将走向多样化、人性化,课程将成为以育人为中心的系列课程资源复合体,属于育人的主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软体课程、生态课程、人文课程、科普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生活技能课程等将成为中小学课程的新增点。


所谓软体课程,就是潜藏在学科知识内容背后的素养教育内容,如生活态度、社会情感、合作意识、沟通技能、包容美德、仁爱精神、负责品质等。这些潜在课程内容将成为比学科知识本身更重要的课程内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无疑是软体课程最内核的构成。


在人文素养培育优先、学科与育人相融合原则的指导下,未来课程开发将在市场驱动与技术助推下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搭载着育人要素的多样化课程实体纷纷涌现。


可以想象,到时学校将全面承担起保护地球、拯救人类、培育真人的使命,学科知识的地位将持续下降,而增强学习者自我驾驭力的课程——价值观教育与品格教育课程地位飙升,成为潜藏在学科课程背后的强大隐性课程。


其道理很简单,一旦品格教育问题得以解决,学习者自我负责、自主学习、自我进取的意识会被唤醒,“自主设计学程—自觉寻求课程资源—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全自主学习模式将在未来成为现实,新生一代的学习对权威教科书、学习材料的需求必然会持续走低。


(三)网络式的课程组织形式


当代课程存在形式是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科间相对孤立存在,知识点按照逻辑线条排列,与现实生活和学生成长要求保持距离是其明显特征。


未来课程存在形式将会发生质变,一种以学生核心生活经验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将会出现,其基本架构是:


以学生生活经验单元的形式呈现,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点被植入学生生活经验的相应环节上去;


所有学科知识点在学生生活经验链条上有序排列,每个知识点都有两个链接点——相邻学科知识点与相关生活经验,这些知识点随时可能被这两个链接点激活,进而融入学生当下学程之中;


课程内容成为连通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立交桥与交接点,其功能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随时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生成意义链接;


不同生活经验被置于不同领域之中,衍生出多样化的课程知识模块与教材学材版本。


在未来,知识与经验的网络化组织不仅有利于克服学科知识系统的抽象性与板块性,增强中小学课程知识的关联性与情景性,还可能赋予学习者按照生活领域自由设计学习进程的权利,真正克服单线条、学科式课程组织的局限性。


(四)智能化的课程运转形态


人工智能的出现必然导致机器人接替教师的部分职能,这一“接替”是通过课程运行的智能化实现的。


可以想象,课程资源的生成、收集、配置将成为智能机器人的强项,它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学情数据库生成个性化的课程学习菜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甚至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请求与期待为学生随机定制出个性化的分课时课程学习计划,实现课程内容编排与学生个体需要间的高度契合。


不仅如此,在智能技术、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机器人还可以借助即时检测来跟踪学生学习进度与效果,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与问题实时生成个性化辅导方案,自动调取网络课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最贴身的课程服务。可以预见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课程时代将会被开启。


(五)延绵终生的课程效能追求


在未来,学校教育只是学生人生旅程中的一个微渺片段,其根本职能是:为学生职后学习提供有力的知识起点与学习动力支持。能否将学校课程有力接入到毕业生的职后教育、非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中去,延伸出最优质的终身学习实践,将成为中小学课程效能评估的首要判断标准。


因之,未来学校课程的根本属性是扩展性、衍生性,是最具生命力与扩展力的课程形态。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所言,“我们需要一种更加流畅的一体化学习方法,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的经验开展更加密切地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延续终生。


要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中小学课程必须考虑三点转变:


一是让学校课程成为点燃学习者持续学习热情的燃媒,成为其“学习人生”的导师与铸就者;


二是让学校课程成为学校教育向职后教育的“扩展槽”,学习者能够从学校课程中瞭望到生动的职场学习前景;


三是让学校课程成为培育学生发展性素养,如事业心、上进心、学习力、职业追求、创新意识等的一把利器,课程知识学习将成为培育上述素养的孕育环节而非其终端目标。


总之,面临数字化、学习化、民主化社会来袭,中小学课程必须用全新的姿态、全方位的准备来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


课程是学校的内核,学生是课程的中心,不关乎学生终生、持续、深度发展的课程是毫无生命力可言的课程,是难以在学习者人生与心灵世界中立足扎根的课程。坚持学生本位原则、弘扬素养优先理念、构筑优质课程网络、彰显智能课程优势、促使课程效能绵延,是未来中小学课程改革蓝图的全面写照。


进言之,改革不仅需要完美图景的导航,更需要课改主体的付出与行动,需要每一位课改实践者执着的追求、信念的坚守与创造性地践行。面向未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应该做课程改革的支持者而非评点者、行动者而非观望者、参与者而非想象者。只有这样,未来课程图景才能在广大教师群策群力中走进现实,成为每一位课程学习者人格发育、事业发展、人生成长的助推器与加油站。


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全体中小学教师也只有心系课改、携手共进、相向而行、通力合作,未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品质一定会大幅度飙升,每一位中小学生都将在享受课程改革服务中受益终生、收获幸福,全体国人期待的高品质教育也才能从梦想变为现实!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82329445-9
  • 联系传真:
  • 联系邮箱:1732289528@qq.com
  •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园国际F座

© 2009-2022 rd-edu.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1035109号-2

在线客服

  •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
  • 技术支持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
  •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
  • 测试客服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
  • 在线留言
 仁德国际教育